就是這個笑容,紅遍了網絡。 石浩言 姚云潔/攝
微博轉發的力(li)量,有時候大(da)得出人意(yi)料。
昨天傍晚起,一條“下(xia)沙(sha)公交站女(nv)孩”的微(wei)博遭網(wang)友瘋(feng)轉——
求助萬能(neng)的微博:杭州(zhou)525下沙(sha)起點(dian)站公交站女(nv)孩,女(nv)孩跟著爺(ye)(ye)爺(ye)(ye)生活(huo),爺(ye)(ye)爺(ye)(ye)的工(gong)作是(shi)(shi)打(da)掃525起點(dian)站對面(mian)的廁所。他們每個月的生活(huo)費(fei)是(shi)(shi)400元。小(xiao)女(nv)孩今天很開心,因為有米可(ke)(ke)以(yi)喝(he)粥了。是(shi)(shi)個很可(ke)(ke)愛很善良的小(xiao)女(nv)孩,希望看(kan)到朋友幫忙轉(zhuan)發。
照片上的小女孩手持舀粥勺,卻笑容燦爛,臉上滿是陽光。
這張圖(tu)片感染了(le)很多人。截至(zhi)昨晚10點,這條微博已(yi)被轉發500多次(ci)。
祖孫倆擠在3平方米不到的廁所間里
昨(zuo)晚8點,我們(men)在下(xia)沙525公(gong)交(jiao)車文(wen)朔路口(kou)站對面的公(gong)廁里,找到了“下(xia)沙公(gong)交(jiao)女(nv)孩”——9歲的譚嘉雯和她(ta)的外(wai)公(gong)譚大伯(依照(zhao)當(dang)地(di)習俗,女(nv)孩管外(wai)公(gong)叫爺(ye)爺(ye))。
祖孫(sun)倆的晚飯(fan)是(shi)一(yi)(yi)鍋粥和(he)一(yi)(yi)點咸(xian)菜。這樣的飯(fan)菜對他們(men)來說很平常,基本上每天不是(shi)大餅咸(xian)菜就是(shi)白粥咸(xian)菜。
他們(men)的家很小(xiao)(xiao)(xiao),不(bu)(bu)(bu)到3平方米。小(xiao)(xiao)(xiao)屋(wu)小(xiao)(xiao)(xiao)到門不(bu)(bu)(bu)能完全打開(kai),因為會撞(zhuang)上(shang)里面(mian)的床,多一個人(ren)也進不(bu)(bu)(bu)去。緊挨著墻(qiang)放(fang)著一個柜子,上(shang)面(mian)擺著一個老式電視機。
我(wo)們到的時候,祖孫倆(lia)正圍著電視看得(de)津津有(you)味。
譚嘉雯很(hen)愛笑(xiao),也(ye)愛撒嬌,聲音(yin)脆脆的,說話尾音(yin)總往上揚,看起來(lai)很(hen)活(huo)潑。
這(zhe)樣的一(yi)個女孩,一(yi)點也(ye)看不出來(lai)從(cong)七(qi)個月(yue)大(da)就(jiu)一(yi)直(zhi)隨父(fu)母(mu)顛沛流離,過(guo)著(zhu)辛苦的生活。這(zhe)兩三年來(lai),父(fu)母(mu)在蘇州打工(gong),就(jiu)把她直(zhi)接(jie)扔(reng)給了外(wai)公。
外公在這里當公廁管理員。“月工資1500元(yuan),除(chu)掉水電費,還要給她攢(zan)學費,我(wo)們過得比較省,每個月生(sheng)活費基本定在400元(yuan)。我(wo)每天早(zao)上給她3元(yuan)錢買早(zao)飯,中午我(wo)自己就吃面(mian)餅(bing)配(pei)咸菜,晚(wan)上基本也是面(mian)餅(bing)配(pei)咸菜。前(qian)段時間,我(wo)看很久(jiu)沒(mei)喝粥了,給她熬了點粥,正好被拍了照(zhao)片(pian)。”譚大伯說。
天天咸菜,女孩仍覺得自己“穿得好、吃得好”
生活的窘迫,似(si)乎并沒(mei)有讓這個(ge)孩子(zi)感覺到不(bu)快樂(le)。
小嘉雯一直(zhi)向記者這樣(yang)介紹(shao)自己,“我老家江(jiang)蘇(su)徐州。我學(xue)校很(hen)遠,是余杭武術學(xue)校,要坐四五十分鐘的公交車,每天早上必(bi)須六點半(ban)以前(qian)出門。不(bu)過我身(shen)高還(huan)沒有到一米二(er),不(bu)用買票。”
記者問:“你想過那種穿得好(hao)(hao)、吃得好(hao)(hao)的(de)生活嗎(ma)?”
小嘉雯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現在(zai)就是在(zai)過這種(zhong)生活啊!”
“你(ni)的(de)同(tong)學有(you)比(bi)你(ni)過(guo)得好的(de)嗎(ma)?”
“那有(you)的(de)。我們班(ban)五十(shi)幾個人,大概有(you)三十(shi)個還不錯,剩下的(de)二十(shi)幾個有(you)點窮。”
“你知道窮是什么意思嗎?”
“窮就是什么(me)都沒(mei)有,什么(me)事情都辦不(bu)(bu)了。不(bu)(bu)過我在(zai)我們(men)班那二十幾個人里(li)算(suan)不(bu)(bu)錯的。”
幫助突如其來,有點無所適從
照(zhao)片的作者是(shi)浙江理(li)工大(da)學(xue)大(da)四的姚云潔和石浩言。姚云潔學(xue)的是(shi)視(shi)覺傳(chuan)達,她(ta)的畢(bi)業課題就是(shi)拍民工子弟上學(xue)。
“我(wo)坐公交車的時候,經常看到這(zhe)個(ge)小姑娘。她很樂觀很善良(liang)。”姚云潔于是把她拍進了鏡(jing)頭。
“我跟了(le)他(ta)們1個多月(yue),可是(shi)總覺得攝(she)影(ying)技術(shu)不夠好(hao),沒(mei)把那種感覺拍(pai)出來。”姚云潔于是(shi)請同學石(shi)浩言出馬。“他(ta)的攝(she)影(ying)技術(shu)比我好(hao),拍(pai)到(dao)了(le)小女孩(hai)如此燦爛童真的笑(xiao)容(rong)。”
這張照片一(yi)開始在人人網上傳(chuan)播,因為笑容富有感染力,很快被轉發到了(le)(le)微博上,引(yin)來了(le)(le)眾多網友的關注。下沙公交(jiao)站女孩,就這樣(yang)紅了(le)(le)。
譚(tan)大伯(bo)告訴記(ji)者,他(ta)們的事情上(shang)了網后,很多人(ren)來慰問(wen)他(ta)們。有(you)個(ge)學生(sheng)跑來說會(hui)由(you)學生(sheng)會(hui)動員讓每個(ge)學生(sheng)捐一元錢(qian)幫助他(ta)們;計量(liang)學院(yuan)也(ye)有(you)人(ren)邀請譚(tan)大伯(bo)去食(shi)堂(tang)吃飯。
幫助突如其來,祖孫(sun)倆除了感謝(xie)也有些無(wu)所適從。
“我孫女(nv)以前每(mei)天晚上七(qi)八點就睡了,這幾天晚上上門(men)的人多,我們都(dou)沒法休息。”
的確,對于純真(zhen)的小嘉(jia)雯來說,過多的物質給予真(zhen)的合適(shi)嗎?當這種給予和接受成為習慣,她還會像現在這樣簡單滿足快樂嗎?究竟該以什(shen)么方式幫助嘉(jia)雯,也許我們每個(ge)人都應該好好想(xiang)想(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