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央視晚會曝光
近(jin)年來文(wen)物收藏(zang)與買賣越(yue)來越(yue)熱,記(ji)者卻在暗訪(fang)中發現拍(pai)賣公司的所謂鑒(jian)定師們只(zhi)要收錢就可以(yi)按(an)照(zhao)您的喜好隨(sui)意開鑒(jian)定證書,有證書的假(jia)文(wen)物騙你沒商量(liang)。以(yi)下(xia)是節目現場和記(ji)者暗訪(fang)實錄(lu):
陳偉鴻:這段時間(jian)以(yi)來,我發(fa)現(xian)身(shen)邊有很(hen)多(duo)人(ren)喜歡上了(le)(le)(le)收藏,無論是(shi)(shi)古(gu)玩還是(shi)(shi)字畫,在大多(duo)數人(ren)的(de)(de)眼(yan)中,它們都是(shi)(shi)可以(yi)保值和增值的(de)(de),而且很(hen)多(duo)人(ren)說(shuo)您買得越多(duo),未來掙錢的(de)(de)也就越多(duo)。前(qian)兩天我們的(de)(de)一(yi)位(wei)記者(zhe)就帶著濃厚(hou)的(de)(de)興趣(qu)來到了(le)(le)(le)北京的(de)(de)潘家園古(gu)玩市(shi)場(chang),在那(nei)他也淘到了(le)(le)(le)今天這三樣(yang)寶貝,我們一(yi)塊看一(yi)看,第一(yi)件寶貝是(shi)(shi)一(yi)幅(fu)畫,您在這上面可以(yi)看到歲月(yue)的(de)(de)痕跡,當然這不重(zhong)要最重(zhong)要的(de)(de)是(shi)(shi)這幅(fu)畫的(de)(de)作者(zhe)是(shi)(shi)齊白石(shi),我們的(de)(de)這位(wei)記者(zhe)花(hua)了(le)(le)(le)三百元(yuan)買下了(le)(le)(le)它。
第(di)二個寶貝就是這個花(hua)瓶,他花(hua)了兩百元。
第(di)三個杯(bei)子(zi),在這(zhe)個市(shi)場上(shang)他(ta)花了(le)一百元。
這些寶貝在市場(chang)上到(dao)底值多少錢,我(wo)們不妨也(ye)到(dao)這個市場(chang)上去找一(yi)些懂行的人給看(kan)一(yi)看(kan)。
記(ji)者(zhe)先來(lai)到了(le)(le)潘家園附近的(de)聯(lian)合國(guo)(guo)際大(da)廈的(de)北京金坤國(guo)(guo)際拍(pai)賣有(you)限公(gong)司,人員告訴我們,這(zhe)里可(ke)以給寶(bao)貝做(zuo)鑒定。很快,一位年過(guo)六旬的(de)顏老(lao)師(shi)走(zou)過(guo)來(lai),記(ji)者(zhe)先拿出來(lai)一百(bai)元買的(de),寫著大(da)明的(de)小小杯子,顏老(lao)師(shi)一眼(yan)就辯出了(le)(le)真假。難道這(zhe)得花一百(bai)元錢真買著寶(bao)貝了(le)(le),口(kou)說無憑,顏老(lao)師(shi)能給開張(zhang)證書(shu)嗎(ma)?
北(bei)京金(jin)坤拍賣(mai)有限公司鑒定師 顏仲省:能(neng)出證書(shu)。
記者:證書上怎(zen)么寫的?
顏仲(zhong)省:大名(ming)成化(hua)。
有(you)了證書,寶貝的身世就有(you)憑有(you)據了,這時候顏老師(shi)的話(hua)引起了記者的興趣(qu)。
顏(yan)仲(zhong)省:別賣(mai)給特別懂(dong)的人(ren),意思給你說明(ming)了(le)。
這話說的記者糊涂(tu)了(le),為什(shen)么不能賣給懂行的人,接(jie)著記者又拿出寫(xie)著康熙年末(mo)的小瓶。
顏仲省:清末的(de)東西。
顏(yan)老師(shi)斷了斷,說(shuo)小瓶是清末的,如(ru)此也(ye)寫個證書吧。
記者:名知道(dao)是清末的(de)(de),還出康熙的(de)(de)證書,這行嗎?可以(yi)嗎?
顏仲(zhong)省:可以,都是這個代就行,都是清代的(de)東西都可以。
寫清末還是寫康(kang)熙,這差(cha)別大(da)了,近兩百年的歷(li)史,這么(me)大(da)出入(ru)的鑒定證書也(ye)能開(kai)嗎?
顏仲省:好比(bi)是昆(kun)侖(lun)玉,也可以(yi)(yi)開(kai)成和(he)田(tian)(tian)玉,這都可以(yi)(yi),因為它沾上邊了,昆(kun)侖(lun)玉山(shan)崩了以(yi)(yi)后,滾到和(he)田(tian)(tian)里面去,就是和(he)田(tian)(tian)玉,我怎么(me)說怎么(me)對,沾點(dian)蒲就行(xing)了。
看來顏老師認為(wei),只要沾譜的東西就能開證書。
幾天后(hou),記者拿著(zhu)三百元錢(qian)買的(de)齊白石的(de)畫再次來到這(zhe)里。
顏仲省(sheng):是別人(ren)仿他的。
顏(yan)老師斷定這(zhe)幅(fu)畫(hua)確(que)確(que)實(shi)(shi)實(shi)(shi)是贗品(pin),不沾邊(bian),這(zhe)次還能開證書嗎?
顏仲省:那也行,這個(ge)章(zhang)刻(ke)的(de)行,一(yi)般的(de)二把刀的(de)人(ren)看不清。
得,這回(hui)顏(yan)老師(shi)不管沾不沾邊,收下一千元的鑒定費(fei),開了證書,赫然(ran)寫著齊白石(shi)本(ben)人畫作。
隨后記者來到另一個(ge)鑒定(ding)中心,北(bei)京聚寶齋文物奠定(ding)中心,劉(liu)老師看了一眼(yan)就說(shuo)這(zhe)個(ge)小瓶是(shi)地(di)地(di)道道的(de)仿(fang)品。
北京聚寶齋鑒定(ding)中心(xin)鑒定(ding)師(shi) 劉育新:是光緒仿(fang)的,仿(fang)的也(ye)很值錢(qian)。
沒(mei)想到(dao)記(ji)者花兩百元(yuan)錢買的小瓶(ping),經劉老師一(yi)(yi)鑒定,成了價(jia)(jia)值20多萬(wan)的光緒仿品(pin),身(shen)價(jia)(jia)一(yi)(yi)下(xia)翻(fan)了上千倍。沒(mei)想到(dao)記(ji)者一(yi)(yi)提到(dao)開鑒定證書,小繩身(shen)價(jia)(jia)又翻(fan)了幾番。
劉育新:這個花(hua)刻劃太好了,是上百萬的東西。
解(jie)說(shuo):這下(xia)寶(bao)貝又老了一百多年,寶(bao)貝年代漲了,鑒定費也(ye)跟(gen)這漲。
記(ji)者:要開到康熙,咱(zan)們得多少錢?
劉育新(xin):最(zui)少兩萬。
記者:開(kai)到光緒呢?
劉育新:八千。
經過討價(jia)還(huan)價(jia),記(ji)者(zhe)最終以1600元的價(jia)格給小瓶開了證(zheng)書,上面的年(nian)代寫的是清康熙(xi)。
接(jie)著(zhu)記(ji)者又拿著(zhu)一百(bai)元錢在地(di)攤上買的高祖杯。
劉(liu)育(yu)新:像這個(ge)是現代(dai)的。
原來(lai)小杯上面的圖(tu)是用化學物造的假。記者(zhe)萬萬沒想(xiang)到,東西(xi)是現代(dai)的,鑒定證書仍然可以照開(kai)不誤。
劉育新:能開證書,開成化(hua),五萬(wan)元。成化(hua)得一千(qian)萬(wan)以上。
記者:就這一個(ge)小杯子。
劉育新:對,一千萬以(yi)上。
看來在高額鑒(jian)定費(fei)面前,對劉老(lao)師來說(shuo),東西的真假已經不重要了。
離開聚寶齋鑒(jian)定(ding)中心,記者帶著兩百元買(mai)的小(xiao)瓶,又連續走(zou)了幾(ji)家,鴻騫文物(wu)鑒(jian)定(ding)品收(shou)藏中心的李老師(shi)也給(gei)小(xiao)瓶做了鑒(jian)定(ding)。
李宗文:說白(bai)了,就是這(zhe)一二十年做的。
雖然(ran)是新(xin)品(pin),李老師也可以開鑒(jian)定書(shu)。
李宗文:民(min)國(guo)仿(fang)。
記者:得(de)多少錢?
李宗文:得一千。
證(zheng)書上寫著(zhu)民(min)國。接著(zhu)記者來到北京古雅(ya)閣文物鑒(jian)定中(zhong)心,馬主任也給(gei)了(le)鑒(jian)定結果。
記者(zhe):實際是什么時候?
馬健:到頭是(shi)民(min)國光緒(xu)。
馬主任說(shuo)想開證書沒問題。
馬(ma)健:給(gei)您(nin)出(chu)證書沒(mei)問題,按康(kang)熙本年出(chu)。
記(ji)者(zhe):一千元拿到證(zheng)書(shu),就這樣(yang),同一件小瓶,記(ji)者(zhe)拿到三本鑒定證(zheng)書(shu),鑒定年代毫無不同。毫無例外,記(ji)者(zhe)
從潘家園花一百(bai)元(yuan)買來的(de)(de)(de)三(san)件東西,經過鑒定機構(gou)的(de)(de)(de)鑒定,也都成了極(ji)具收藏價(jia)值(zhi)的(de)(de)(de)文物。那么(me)事實究竟如何呢?記者找到首都博物館征(zheng)集部的(de)(de)(de)研(yan)究員劉(liu)巖。
劉(liu)巖(yan):這幅畫就是地(di)攤上(shang)最廉價的仿品,而(er)且風格不是齊白石。
金(jin)運昌:雖然落(luo)款寫的是齊白石(shi)(shi)老人(ren)所(suo)作(zuo),其實跟(gen)齊白石(shi)(shi)一點關系都沒有(you)。
兩位專(zhuan)家一致認為這幅畫是粗劣(lie)的仿制品。
金運昌(chang):沒有多(duo)(duo)少年(nian)代,故意做成這個樣子(zi),折合程(cheng)度很多(duo)(duo)大折痕,其實就是(shi)現(xian)在(zai)新做的。
劉育新:有點寫硬筆字的感覺。
畫(hua)假(jia)的不能再假(jia)了(le),記者買的兩(liang)件瓷器如何(he)呢?記者請(qing)教了(le)首都博物館研(yan)究員王春(chun)城來(lai)說。
王春城(cheng):總的來(lai)(lai)看(kan)都是(shi)現代的仿品,這件東西(xi)體形不美,上手略顯輕,翻過來(lai)(lai),底又很白。這個碗(wan)應該是(shi)很低端的仿品,它在繪畫方法來(lai)(lai)講(jiang)很粗糙,我們看(kan)上面這些(xie)像似帶(dai)著泥漿的東西(xi),這是(shi)完全(quan)典型的人為作品。
陳偉鴻:剛才這個小片就記錄了我們這位記者在購買了那三件寶物之后,找一些所謂的專家鑒定的全過程。我覺得這樣一個鑒定過程真的讓人非常傳閱,因為你發現同樣的東西,它可以在這些鑒定證書上任意讓它改朝換代,現在我的手頭拿到的就是這樣我們收藏來的每一個都比我們買寶物還要更貴的鑒定證書,像剛才三百塊錢的齊白石的這幅畫,這位鑒定大使明明白白就寫了,這是齊白石本人之化作。其實每一個鑒定證書都非常精美,你從它的外觀上看不出任何破綻。咱們打開看一看,同樣你可以看到貌似很專業,也很嚴謹的一個鑒定。看了剛才這個片子,大家都知道,開頭的他幾位老先生,其實他們是可以看得出這些所謂的寶貝的成色的,只是到了他們要來開具鑒定證書的那一刻,他們的眼中看到的只有錢的顏色了,沒有任何一句真話了。所以電視機前的各位,如果您的手中有寶物需要鑒定,一定要找有公信力的鑒定專家,不要再讓這類的假鑒定繼續欺騙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