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再次把如日中天的蘋果公司與負面新聞纏身的富士康公司的關系展示給了大眾。外表時尚光鮮、炙手可熱的蘋果電腦產品,其背后是中國產業工人極低的勞動工資、帶有環保問題甚至不夠安全的勞動環境。
蘋果(guo)公司如今正處在頂(ding)峰時期(qi),蘋果(guo)股(gu)票達到(dao)每股(gu)458.48美元(yuan),以4256億美元(yuan)的(de)市值冠蓋(gai)全(quan)球(qiu)。2011年四季度蘋果(guo)電腦出貨量超越(yue)惠(hui)普,成(cheng)為世界上最大的(de)個人電腦生產企業。蘋果(guo)當(dang)前儲備的(de)現金達980億美元(yuan),堪稱富可(ke)敵國。蘋果(guo)用其精致耐用時尚(shang)的(de)高科技產品風靡全(quan)球(qiu),培養了大批(pi)的(de)忠實用戶。
相對于蘋果,來自臺灣的富士康簡直就(jiu)是一個天(tian)上,一個地下。
富士(shi)(shi)康(kang)從事的(de)是(shi)加工(gong)(gong)制造業,雇用了近30萬(wan)名工(gong)(gong)人。富士(shi)(shi)康(kang)在(zai)大陸(lu)的(de)工(gong)(gong)廠遍(bian)布廣(guang)東、河北、河南、四川這些(xie)人口大省,產業工(gong)(gong)人大多是(shi)來自農(nong)村的(de)姑娘小伙子。
打(da)個不恰當的(de)比方,在整個世界產業鏈中,蘋果是(shi)美國的(de)代表,富士康就是(shi)中國的(de)代表。
在(zai)“果(guo)(guo)粉”看來,富(fu)士康是蘋果(guo)(guo)的(de)代(dai)工工廠。在(zai)蘋果(guo)(guo)把(ba)代(dai)工費交給富(fu)士康之后,富(fu)士康的(de)工人(ren)跳樓、車間爆炸,跟(gen)蘋果(guo)(guo)能有半毛錢關系嗎?難道企業之間還能有責任(ren)連(lian)帶關系嗎?那些整天跟(gen)在(zai)蘋果(guo)(guo)背(bei)后喋喋不(bu)休大談什么勞工責任(ren)、環保責任(ren)的(de)NGO是不(bu)是腦子進(jin)水了(le)?把(ba)蘋果(guo)(guo)和富(fu)士康生拉(la)硬扯(che)到一(yi)起,不(bu)過是一(yi)群不(bu)合(he)(he)時(shi)宜的(de)人(ren)提(ti)出的(de)不(bu)合(he)(he)時(shi)宜的(de)問題罷(ba)了(le)。
跟谷歌和微軟這種以互聯網和軟件服務為主(zhu)的企業不同,蘋果生產的是軟硬(ying)件結合的電子消費類產品,除了雇用(yong)軟件工程師和互聯網人才,蘋果需要大批(pi)的產業工人把產品設(she)計(ji)師的想(xiang)法執行出來——這就必須跟制造(zao)業發(fa)生關(guan)系。
當(dang)今天下,能(neng)夠(gou)提供完整的(de)制(zhi)造鏈條(tiao),并(bing)擁有(you)大(da)量成(cheng)熟(shu)低價技術工人的(de)地(di)方,似乎只(zhi)有(you)中國(guo)(guo)。經(jing)過多年(nian)的(de)產業(ye)轉移,中國(guo)(guo)大(da)陸擁有(you)了無(wu)與倫比的(de)制(zhi)造業(ye)鏈條(tiao)。中國(guo)(guo)的(de)制(zhi)造業(ye)從沿(yan)海發展,逐漸(jian)深入到內地(di),再擴展到西部。富士康先是在深圳建廠,擴展到鄭(zheng)州、成(cheng)都工廠。
世界(jie)工廠名副(fu)其實。
一(yi)個(ge)細節令人咋舌:某(mou)次(ci),就(jiu)在(zai)iPhone上(shang)架銷售前(qian)幾周,蘋果改進了(le)(le)制造設(she)計,主(zhu)要是(shi)涉(she)及顯示(shi)屏的(de)設(she)計,這使得此前(qian)準(zhun)備的(de)組裝(zhuang)線要徹底重置。新(xin)的(de)顯示(shi)屏近半夜才(cai)被(bei)送到中(zhong)國工廠。當夜,工廠領(ling)班叫醒了(le)(le)8000名工人。這些(xie)工人在(zai)半夜12點換班,半小(xiao)時即到位,將新(xin)的(de)顯示(shi)屏裝(zhuang)入機器(qi)。僅僅96個(ge)小(xiao)時,該(gai)工廠完成了(le)(le)日產(chan)10萬(wan)臺iPhone的(de)工作量(liang)。
所以,當(dang)奧巴(ba)馬問(wen)喬布(bu)(bu)斯為什(shen)么不能讓蘋果iPhone、iPad在美國制造?為什(shen)么不能把這些(xie)(xie)工作(zuo)(zuo)機會(hui)帶回家(jia)?當(dang)時(shi),喬布(bu)(bu)斯給出明(ming)確回答(da):“這些(xie)(xie)工作(zuo)(zuo)不會(hui)回來。”
是的(de),美(mei)國(guo)已(yi)經沒有這么大(da)規模成熟完整的(de)工(gong)廠鏈來實行大(da)規模的(de)生(sheng)產,更重要(yao)的(de)是,沒有哪個(ge)美(mei)國(guo)人能忍(ren)受(shou)每天12個(ge)小(xiao)時(shi)的(de)工(gong)作而月薪如此(ci)低廉。
蘋果(guo)現任CEO蒂姆(mu)·庫克是(shi)隱藏在(zai)喬(qiao)布斯(si)背后的高(gao)手(shou)。他一手(shou)搭建(jian)了蘋果(guo)的供應鏈,在(zai)喬(qiao)布斯(si)天馬行空的華麗想象背后,是(shi)他通過一家(jia)(jia)家(jia)(jia)低廉又好用的工廠,把iPad和iPhone從(cong)紙上(shang)變成可制造、低成本的商品。
在這(zhe)個既(ji)有的(de)產業分工(gong)中(zhong),蘋果占(zhan)據了(le)食物鏈的(de)頂(ding)端,富士康這(zhe)樣(yang)的(de)企業就是(shi)金字(zi)塔(ta)的(de)塔(ta)基,數量龐大,但(dan)沒(mei)有話(hua)語(yu)權。
在這個(ge)龐大(da)復雜的(de)體系中,你(ni)(ni)很難(nan)說(shuo)蘋果(guo)要對其供(gong)應商和產業(ye)鏈(lian)負(fu)有多少法律責(ze)(ze)任(ren),最多是(shi)道義(yi)和企業(ye)社會責(ze)(ze)任(ren)方(fang)面的(de)指責(ze)(ze)。這也(ye)是(shi)政府機構(gou)無法對蘋果(guo)公(gong)司要求(qiu)更多的(de)原因(yin)。產業(ye)分工如此,除(chu)了無可(ke)奈何,你(ni)(ni)又有何種辦法?
但(dan)另一方面,蘋果(guo)賺取的(de)每個美元里,的(de)確(que)都有產(chan)業工人(ren)的(de)勞(lao)動(dong)價值。蘋果(guo)近年來成為世界(jie)上最成功的(de)公司,它的(de)創(chuang)新自不待言,但(dan)堅實(shi)基(ji)礎來自中國富士康里的(de)龐大工人(ren)群體。
面對外界巨大的輿論(lun)壓力,庫克回應,他不會對供應鏈(lian)上出(chu)現的問題(ti)置(zhi)之不理(li),并且(qie)會關心每一位員工。
這種道義的關心,蘋果也(ye)進(jin)行了無數次。指望蘋果這個供應鏈受益者做出(chu)大的改變,無異(yi)是異(yi)想(xiang)天開。
想改變(bian)供應鏈末端的劣(lie)勢(shi),除非中國自己努力。因為蘋果和跨國企業會(hui)說,尊重當地的規定。
中國的產業轉型(xing)勢在必(bi)行。
提高工人的(de)(de)最低工資,保證工人的(de)(de)工作環境和勞動(dong)權益,倒逼整(zheng)個供(gong)應鏈的(de)(de)分(fen)配制度改革。
真(zhen)正推進城市(shi)化,將農民(min)工納入(ru)城市(shi),擺(bai)脫(tuo)低(di)(di)廉(lian)勞動力(li)不可持(chi)續模式。一些放低(di)(di)戶(hu)口(kou)準入(ru)的(de)城市(shi)已經在試點,開放戶(hu)口(kou),為(wei)農民(min)工正名,改革因(yin)戶(hu)口(kou)制度(du)造(zao)成不均衡的(de)收入(ru)分配。
蘋果和富(fu)士康的供應(ying)鏈關系,還將持續下(xia)去。正如美(mei)國從(cong)中(zhong)國的崛(jue)起中(zhong)獲得的利(li)益(yi)一樣,但這種畸形(xing)的利(li)益(yi)分(fen)配關系,理應(ying)且必須得到改變。(艾倫)
相關新聞
蘋果代工利潤率僅2% 富士康百萬員工困擾郭臺銘
富士康投入機器人作業 人力將移至更高附加值上 【編輯: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