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sheng)《央(yang)廣新聞》報道,《缺陷汽車(che)產(chan)品(pin)召回(hui)管(guan)理(li)條例》從2013年起實(shi)施。業界認為(wei),該(gai)條例的(de)出臺將(jiang)促進車(che)企的(de)自覺性,主動(dong)召回(hui)將(jiang)成為(wei)一種常態。
最近一段時間(jian),很多的汽(qi)車(che)企業都(dou)趕在(zai)新條例(li)實施前對旗下的缺陷(xian)產品(pin)進行(xing)召回(hui)。12月28日(ri)國家質檢總(zong)局消(xiao)息稱,北汽(qi)福田汽(qi)車(che)股份(fen)有限公(gong)司(si)向他們遞交了召回(hui)報(bao)告,決定從2013年1月5日(ri)起召回(hui)2009年10月20日(ri)到2010年7月30日(ri)生產的部分歐曼牽引車(che),共計357輛。
自(zi)(zi)條(tiao)例(li)正式發(fa)布的兩個月來,除(chu)了(le)福田汽車,已經有馬自(zi)(zi)達、鄭州宇通、上汽乘(cheng)用車、一汽豐田、上海通用、奔馳和(he)斯巴魯等15起召回(hui)事件,共計召回(hui)近60萬輛(liang)。
由于新法(fa)規明(ming)年正式(shi)實(shi)(shi)行,條例(li)對(dui)于召回規定(ding)的(de)條款率大大提高,不(bu)少廠商選擇在新規正式(shi)實(shi)(shi)行前主動召回,避免(mian)迎來更大的(de)損失。根據條例(li)規定(ding)生產(chan)者或經營者未停止生產(chan)銷售或進口缺陷汽車(che)產(chan)品(pin)的(de),生產(chan)者經責(ze)令召回拒不(bu)召回的(de),將被處以(yi)缺陷汽車(che)產(chan)品(pin)貨(huo)值金額1%以(yi)上、10%以(yi)下(xia)的(de)罰款。
一系列的(de)規定意味著以往最高僅3萬元(yuan)的(de)罰金有可能(neng)上升到(dao)億(yi)元(yuan)級別,目前(qian)在(zai)中國汽車(che)市場(chang),1%到(dao)10%的(de)罰款金額(e)已經接近單車(che)的(de)平均利潤率。
業(ye)界人士認為,在汽車(che)(che)市場環境日漸成(cheng)熟(shu),消費者認知選擇日趨(qu)理(li)性(xing)的(de)(de)今天,汽車(che)(che)召回不(bu)但不(bu)會有損(sun)品(pin)牌形(xing)象,主(zhu)動召回反而可能(neng)(neng)讓(rang)(rang)車(che)(che)主(zhu)更(geng)有安(an)全感(gan),能(neng)(neng)提升(sheng)車(che)(che)企的(de)(de)售后(hou)服務形(xing)象。隨著(zhu)中(zhong)國市場整(zheng)體進入微增(zeng)長階段(duan),市場整(zheng)體競爭加劇,負(fu)責任的(de)(de)售后(hou)表現將讓(rang)(rang)企業(ye)獲得更(geng)大的(de)(de)優勢(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