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4月1日消息(記者楊超 陳亮 實習記者李貴成)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隨著六大專家的集體倒戈,最近沸沸揚揚的雅(ya)培奶(nai)粉(fen)事件,似乎出(chu)現了一絲逆轉的痕(hen)跡。至少目前,它的檢舉者正在從(cong)“原告”變成“被告”。
最近,雅(ya)培奶粉因為一(yi)份(fen)來自(zi)第三方調(diao)查機構CER Research的報(bao)(bao)告深陷“質量門”風波。但(dan)是這幾天(tian),報(bao)(bao)告中(zhong)提到(dao)的專(zhuan)家之(zhi)一(yi),中(zhong)山大學(xue)公共衛生學(xue)院教授陳裕明卻率(lv)先聲(sheng)明,自(zi)己(ji)“是在咨詢幌子下被惡意利(li)用的所謂專(zhuan)家之(zhi)一(yi),CER不(bu)管(guan)其結論如何,手(shou)段過于卑(bei)劣!”
“質量門”突然演變成(cheng)“利用門”,誰是誰非還很(hen)難看清。不過,所謂的(de)(de)“第三方調查機構(gou)”卻(que)開(kai)始走進(jin)我們的(de)(de)視野(ye)。它(ta)們的(de)(de)報告是怎么出爐的(de)(de)?結論可信(xin)嗎(ma)?到底有(you)沒(mei)有(you)人來(lai)監管?
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雅培“最差洋奶粉”事件,就是因為一份第三方調查報告而起。在這家調查機構的網站上,列出了其報告對三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股價的影響。當對某公司負面報告發布后,該公司的股票就會出現大幅下滑。以雙金生物的(de)報告為例,在其(qi)(qi)發布(bu)報告當天(tian),雙金(jin)生(sheng)物的(de)股價(jia)為10.75美(mei)元/股。之后雙金(jin)生(sheng)物的(de)股價(jia)一路暴(bao)跌(die),最(zui)低至0.65美(mei)元/股,跌(die)幅近16倍。因此其(qi)(qi)雅(ya)培報告背后的(de)商業目(mu)的(de)引(yin)人猜想。
“第三方(fang)”一般是(shi)獨立于當事各方(fang)之外,不存在(zai)利(li)益糾葛(ge),以公(gong)正(zheng)、權威的(de)(de)非當事人身份(fen),根據有關法律、標(biao)準或合同所(suo)進(jin)(jin)行(xing)的(de)(de)調查(cha)活動,所(suo)以“第三方(fang)調查(cha)”又稱(cheng)為(wei)公(gong)正(zheng)調查(cha)。例(li)如一些企業會邀(yao)請“第三方(fang)”進(jin)(jin)行(xing)市場占有率或顧客(ke)滿意度調查(cha),很多政府部(bu)門也越(yue)來越(yue)多的(de)(de)引入“第三方(fang)”進(jin)(jin)行(xing)效能(neng)評(ping)價。
由于行業(ye)特點,公正(zheng)、科學、權(quan)威、真實本(ben)(ben)應該成為這一行業(ye)的立身之本(ben)(ben),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記者以委(wei)托人的身份致電一家調查公司,要求進行多個(ge)知(zhi)名品牌的滿意度調查。
記者(zhe):幫我們把這個品(pin)牌,它(ta)的滿意(yi)度能夠做得高一點,可以嗎?
第三方:可(ke)以,但是(shi)這個(ge)(ge)高的話具體什么級別,得有(you)一(yi)個(ge)(ge)量衡的一(yi)個(ge)(ge)標準(zhun),咱們再具體定(ding),因為你所(suo)謂的高的話咱們必(bi)須(xu)有(you)一(yi)個(ge)(ge)執(zhi)行的一(yi)個(ge)(ge)標準(zhun)嘛,對(dui)吧?
記者:至少在北京海淀區這(zhe)一塊兒它能(neng)夠在其他品牌中(zhong)往前(qian)提,能(neng)不能(neng)在調查問卷中(zhong)幫(bang)我把這(zhe)個體現出來(lai)呢(ni)?
第三方:沒(mei)有問(wen)題。
在另外一家知(zhi)名的調查公(gong)司,記者得到的也(ye)是“能夠造假”的答復。
記者(zhe):你們這(zhe)個調查結(jie)果能(neng)夠稍微傾向于(yu)那個品牌可(ke)以嗎?
第三(san)方:更傾向一點,按你意見走,是不這意思?
記者:對。
第(di)三方(fang):可以,沒(mei)問題(ti)。
令人(ren)失望(wang)的(de)(de)是,記(ji)者調(diao)查的(de)(de)四家公司無一例(li)外的(de)(de)表示,調(diao)查結果可以人(ren)為(wei)干預的(de)(de),其傾向性也可以被左右。難(nan)怪有人(ren)毫(hao)不客氣的(de)(de)指出,目前很多標榜獨立的(de)(de)第三方調(diao)查機構正在成(cheng)為(wei)企業的(de)(de)雇傭品,賣假報(bao)告的(de)(de)比賣真報(bao)告的(de)(de)吃香,第三方調(diao)查的(de)(de)數據和(he)(he)結果成(cheng)為(wei)某(mou)些企業拓展(zhan)市(shi)場和(he)(he)營銷服(fu)務(wu)的(de)(de)噱(xue)頭(tou),甚至是成(cheng)為(wei)打壓競(jing)爭對手的(de)(de)重要(yao)武器。
遺(yi)憾的是,對(dui)此國內行(xing)業標準(zhun)尚(shang)未完善,沒有相(xiang)應的“游戲規則(ze)”,因此很多的第三方(fang)調查,實(shi)質上變為出資方(fang)掏錢排演(yan)的一(yi)出鬧劇。
中國政(zheng)法(fa)大(da)學吳景(jing)明教(jiao)授:你說現有法(fa)律(lv)怎么去規(gui)范它(ta),這(zhe)個(ge)現在很難,咱們國家誠信體制沒有建立起(qi)來,他(ta)干了(le)缺(que)德的(de)(de)事(shi)兒并沒有一(yi)個(ge)嚴厲(li)的(de)(de)懲罰措施或以(yi)后對他(ta)的(de)(de)整(zheng)個(ge)經營(ying)、生存(cun)造成不利影響,所以(yi)這(zhe)種環境下,你不可能相信任何公(gong)司和個(ge)人的(de)(de)操守問(wen)題(ti)。那么這(zhe)一(yi)點(dian)呢,還是進(jin)一(yi)步完善(shan)法(fa)律(lv),這(zhe)種以(yi)營(ying)利為目的(de)(de)或者通過企(qi)業排名(ming)(ming)、產品排名(ming)(ming)等等這(zhe)些(xie)方式來獲得利益而使被排名(ming)(ming)的(de)(de)人受到損失了(le),那么受到損害的(de)(de)企(qi)業可以(yi)依法(fa)起(qi)訴它(ta),也只(zhi)能這(zhe)樣。
那么作為作為消費者,應該怎樣(yang)看待第三方(fang)調查機構出(chu)具的類似報告(gao)呢?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孟雁北:誰有權來發布產品的質量報告?這實際上是(shi)非常關鍵的(de)(de)問題。按照我們國家《產品(pin)質(zhi)(zhi)量(liang)法》,只有(you)國務院和(he)省、自治區、直轄(xia)市(shi)人民政府的(de)(de)產品(pin)質(zhi)(zhi)量(liang)監(jian)督(du)部門才應當定期地發(fa)布監(jian)督(du)抽查的(de)(de)產品(pin)的(de)(de)質(zhi)(zhi)量(liang)狀況,其(qi)他機構如(ru)果說,我自愿(yuan)來發(fa)布呢?可不(bu)可以(yi)?這時候我們一定要(yao)注意(yi),如(ru)果是(shi)一個公開的(de)(de)發(fa)布,這個產品(pin)質(zhi)(zhi)量(liang)的(de)(de)調查報告會對市(shi)場秩序(xu)、公平競爭環境造成特(te)別大的(de)(de)影響(xiang),所以(yi)發(fa)布質(zhi)(zhi)量(liang)調查報告一定要(yao)謹慎負責。
對于普通的(de)(de)公眾來(lai)說,由專業公司對某一企業某一產(chan)品進(jin)行獨立(li)的(de)(de)調查,能夠彌(mi)補(bu)監管部門的(de)(de)精力(li)和能力(li)不足(zu),起到良好的(de)(de)補(bu)充作用,但是目前第三方(fang)調查機構集體呈現(xian)的(de)(de)誠信缺失狀(zhuang)態,實際上在一定程(cheng)度上卻擾亂了市場,因此以法律的(de)(de)手段(duan)加以約(yue)束成為當(dang)務之急。
(楊超(chao) 陳亮 李貴(gui)成)
已有51000條與雅培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