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廣西那坡縣弄湯村小學,小女孩正在吃午飯。該校將營養補助款用于購買“壯壯水牛奶”。本報記者 李超 攝
3月12日,廣西那坡(po)縣(xian)念井小學(xue),馮艷在學(xue)校食堂為學(xue)生做午飯。
廣西田陽縣民族中學的加餐菜單。
3月13日,廣西那坡縣弄湯村小學,老師在廚房給孩子們盛菜盛飯。該校校長表示,他是因為考慮廚房人手不夠,且擔心廚房食品安全問題,才向企業選購水牛奶。本報記者 李超 攝
國家實施農村(cun)學(xue)生營養改(gai)善計劃,至今(jin)已有4個多月。這項計劃在(zai)(zai)一(yi)定程度(du)上改(gai)變農村(cun)學(xue)生營養匱乏(fa)、發育遲緩等狀況(kuang),但(dan)一(yi)些地方(fang)在(zai)(zai)執行時仍存在(zai)(zai)各種(zhong)問題。
廣西那坡縣有學校(xiao)將補(bu)(bu)助(zhu)用(yong)于購(gou)買營養品“壯壯水(shui)牛奶”,供(gong)貨(huo)商可從3元(yuan)(yuan)補(bu)(bu)助(zhu)中賺取1元(yuan)(yuan)。在(zai)青海也有學校(xiao)將補(bu)(bu)助(zhu)款采購(gou)薩(sa)其馬等(deng)零(ling)食(shi)。而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細(xi)則并未對此加以約束。
此外調查發現(xian),那(nei)坡(po)縣(xian)財政局拖延下(xia)撥(bo)補助(zhu)款(kuan),學校(xiao)只能賒(she)賬供餐(can)(can);廣西一些(xie)學校(xiao)的食堂衛(wei)生安全存(cun)在隱患;當學校(xiao)用補助(zhu)款(kuan)給學生加餐(can)(can),廚師又面(mian)臨(lin)超(chao)負荷工作。
比(bi)硬(ying)件提(ti)高(gao)更為嚴(yan)峻的是,學校老師的營(ying)養(yang)意識亟待提(ti)高(gao),許多老師不(bu)知(zhi)道什么叫營(ying)養(yang)不(bu)良。中國疾控中心的營(ying)養(yang)專家胡小琪(qi)表示,國家正在制定相關培訓細則。
梁秀(xiu)麗皮膚黝(you)黑,在(zai)人群中,個子特別(bie)小。她12歲(sui),身高(gao)一米三——這(zhe)只(zhi)有城(cheng)市8歲(sui)女孩的身高(gao)水平。專家(jia)認為(wei),這(zhe)是因(yin)為(wei)營(ying)養不良(liang)導致的發(fa)育遲緩。
梁秀(xiu)麗是一(yi)名4年級女生,在廣(guang)西那坡(po)縣一(yi)所寄(ji)宿制小(xiao)學念書(shu)。很長一(yi)段時間(jian)里,她每天(tian)整(zheng)整(zheng)18個小(xiao)時不吃飯——從頭一(yi)天(tian)晚上5點半吃完(wan)晚飯,到(dao)第(di)二天(tian)中午11點半吃中飯。
學校(xiao)只給寄宿制(zhi)學生提(ti)供中、晚(wan)餐。早餐要自己解決。梁秀麗(li)通常(chang)不吃早餐。
直到去年(nian)秋季(ji),國家加(jia)強兒童的營養(yang)(yang)干預,啟(qi)動農村義(yi)務(wu)教育學(xue)生營養(yang)(yang)改善計(ji)劃,每年(nian)撥款(kuan)160多(duo)億,在(zai)680個試(shi)點縣(xian),為(wei)農村中小學(xue)生提供營養(yang)(yang)膳食補助。
那坡縣(xian)是(shi)試點(dian)縣(xian)之一。
從(cong)今年2月份開(kai)學起,梁秀(xiu)麗(li)能每天吃(chi)上早(zao)餐。
縣教育局(ju)副局(ju)長許益濤則(ze)發現(xian),國(guo)家雖然(ran)加大補(bu)助(zhu)力度,但要真正改變貧困生的(de)營養狀(zhuang)況,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易忽視的“隱性饑餓”
廣西田陽縣有學校80%以上的學生營養不良;這種“隱性饑餓”能導致勞動能力喪失
上(shang)午10點的課堂(tang)上(shang),梁秀麗經常會頭(tou)暈,坐在教(jiao)室里,“能(neng)聽見(jian)老(lao)師講課,但是記不住”。
梁(liang)秀(xiu)麗不知道為(wei)什么頭暈(yun),但她說“中午吃過(guo)飯后,就不暈(yun)了(le)”。
梁秀(xiu)麗在那坡縣念井小(xiao)學讀(du)書。
老師(shi)農照春曾(ceng)在(zai)班里(li)作過(guo)統計(ji),一個50人的班級,每天吃早飯的只(zhi)有三四人。
上學期(qi)考試,梁(liang)秀麗(li)的(de)數學成(cheng)(cheng)績為16分,語文成(cheng)(cheng)績8分。該校小學生(sheng)的(de)學期(qi)成(cheng)(cheng)績在(zai)30分到60分之間(jian)。
老(lao)師農照春(chun)覺(jue)得,那些(xie)每天習慣吃早飯的學生(sheng)看上去要聰明一(yi)些(xie)。
“我也(ye)常跟他(ta)們說,一(yi)定要吃(chi)(chi)早飯(fan),吃(chi)(chi)飽了才有精神聽課。”但農照(zhao)春介紹,寄宿制的學生(sheng),家長(chang)會(hui)給他(ta)們一(yi)周(zhou)的零花錢,用于買早餐。但不到兩天(tian),零花錢就(jiu)全被(bei)用于其它地(di)方。
梁(liang)秀麗每周有10塊零花錢(qian),她舍(she)不得買早餐,要“省下來(lai)買文具。”所以,梁(liang)秀麗在學校4年,基本不吃早餐。
今(jin)年(nian),梁秀麗剛測(ce)過身(shen)高,相(xiang)比(bi)去年(nian),她只(zhi)長高了兩(liang)厘米(mi)。
2010年(nian)下半年(nian),中國發(fa)展研究基金會對廣西、青(qing)海、云(yun)南、寧夏四省區農村(cun)進行調研。
他(ta)們調(diao)研(yan)小學(xue)生的體檢時發現(xian),農(nong)村學(xue)生存在嚴重的營養不良和發育遲緩(huan)。100個農(nong)村孩子中有12個生長遲緩(huan),身高(gao)低于同齡城市孩子6至15厘米
該基金會還對廣(guang)西(xi)都安(an)縣四至六年級學生(sheng)做了體(ti)檢。
結果顯示,當地(di)農(nong)(nong)村(cun)很多13歲(sui)(sui)男孩的身高和體重,只(zhi)相當于全國平均農(nong)(nong)村(cun)11歲(sui)(sui)和城市10歲(sui)(sui)男生(sheng)的水平,存在(zai)嚴重的發育遲緩。同時,維生(sheng)素(su)C攝入量幾(ji)乎(hu)為(wei)零(ling);有(you)72%的學生(sheng)上(shang)課期間有(you)饑餓感。
這(zhe)樣的情況(kuang)普遍存(cun)在。
廣西百色市的(de)(de)田陽(yang)縣(xian)民族中學黃利(li)軍校(xiao)(xiao)長說,去年該校(xiao)(xiao)的(de)(de)體檢結(jie)果顯示,有(you)70%以上的(de)(de)學生輕度營養不良,20%的(de)(de)學生中重度營養不良。
采訪中(zhong),更多學校(xiao)不敢透露相關數據。
田陽縣的一(yi)位校長一(yi)開始介紹該校有80%以上的學生(sheng)營(ying)養不(bu)良,猶豫了一(yi)會兒,他叮囑記者,“還(huan)是(shi)把(ba)數(shu)據降低點”。
在學界,維生素或礦(kuang)物質等微量(liang)元素的攝入不足,被(bei)稱為“隱性饑餓”。這種饑餓不易被(bei)發現和重(zhong)視(shi)。
“隱性饑(ji)餓”能導致智(zhi)力發育障(zhang)礙,勞動(dong)能力喪失(shi)、免疫(yi)力下降等(deng)各種(zhong)疾病,直接經濟損(sun)失(shi)可占發展(zhan)中國家國民生(sheng)產總值的3%-5%。
“這是(shi)(shi)一種巨(ju)大的人力(li)資本損失。”胡(hu)小琪說。胡(hu)是(shi)(shi)中(zhong)國(guo)疾(ji)病(bing)預(yu)防控制中(zhong)心營養(yang)與(yu)食品安全所的學生營養(yang)室主任。
國家補助不斷加大
國家2008年開始對兒童營養干預;去年秋季,再次撥款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進行營養補助
3月12日中午,馮艷在念井小(xiao)學廚房里做飯(fan)。她(ta)拿著(zhu)一個半(ban)人多高的鏟子,在灶臺前(qian),搗騰著(zhu)鍋里的肉(rou)片(pian)。
在馮艷(yan)的印(yin)象中(zhong),相比2008年,現在學(xue)生的伙食已(yi)經(jing)好(hao)很多。
2008年前,農村孩子溫飽問題都解決不好。“黃豆蒸飯(fan)”是(shi)孩子們的家(jia)常飯(fan),有(you)時(shi)候,能拌點豬(zhu)油,那是(shi)幸福的事。蒸飯(fan)時(shi),很難得在(zai)飯(fan)盒(he)里加(jia)兩塊臘(la)肉,吃之前(qian),孩子們都要輪著聞(wen)(wen)一聞(wen)(wen)香味。
胡小琪(qi)說,2008年,這種現象在廣西(xi)、貴(gui)州等地普遍存在,云(yun)南有些孩(hai)子(zi)近7個月沒(mei)吃(chi)上肉。
2008年(nian),那坡縣從每年(nian)幾(ji)百萬(wan)財(cai)政收入中拿出(chu)50萬(wan),給每個(ge)寄宿(su)制小學生每天提(ti)供一個(ge)雞蛋(dan)。
縣里實行“補蛋工程”后(hou),農照春被(bei)學(xue)生的吃(chi)蛋情形嚇壞了,“很多(duo)(duo)孩子差不(bu)多(duo)(duo)一口吞下(xia)一雞蛋,噎住了。”
家(jia)里窮(qiong)的孩子(zi)舍不(bu)得吃(chi),把雞蛋偷偷藏起來,周五帶回家(jia),給弟(di)弟(di)妹(mei)妹(mei)吃(chi)。
農照春回憶(yi),學校(xiao)會(hui)監督他們(men)當(dang)著老師面(mian),把雞(ji)蛋吃(chi)下去(qu),不(bu)(bu)吃(chi)完不(bu)(bu)讓(rang)出(chu)教室,還(huan)會(hui)派班干部檢查(cha)孩(hai)子們(men)吃(chi)剩下的蛋殼,挨個(ge)兒(er)回收。
那(nei)一年,國(guo)家也開(kai)始重視(shi)貧困生(sheng)的(de)營養狀況。
2008年(nian)4月,溫(wen)家寶(bao)總理批(pi)示:“要增加政府對(dui)寄(ji)宿制學(xue)校貧困學(xue)生(sheng)的補助力度,改善學(xue)生(sheng)的營養狀(zhuang)況(kuang)。”
此后,中央和地方(fang)財政開始對(dui)全國農村的寄(ji)宿(su)生進行(xing)生活補助(zhu)(該(gai)政策被(bei)稱為“一補”)。
當時標準是,中學生每人(ren)每天補助3元(yuan)(yuan);小學生每人(ren)每天2元(yuan)(yuan);隨后補助上漲,中學生漲至4元(yuan)(yuan),小學生漲至3元(yuan)(yuan)。
于是,念(nian)井小學用這(zhe)些(xie)補助,每天給寄(ji)宿生提供午餐和(he)晚餐。
去年10月26日,國(guo)家加大(da)對(dui)學生的營(ying)養補(bu)助。
并(bing)且(qie),補助(zhu)范(fan)圍擴大,這次補助(zhu)從寄宿生(sheng)擴大至農村所有義(yi)務(wu)教育學生(sheng)。國家(jia)決定,先在680個縣(xian)中(zhong)試點,給每個農村孩子每天補貼3元,改(gai)善營養。
去(qu)年11月24日(ri),那坡縣教育局副局長(chang)許(xu)益(yi)濤(tao)看(kan)了相關(guan)的電視會議(yi)。營養改善(shan)計(ji)劃從當日(ri)起(qi)執行。
許益濤說,“沒想(xiang)到政(zheng)策落實得那么快。”
“中央(yang)政策快,下面落實慢” 廣西財政廳(ting)去年年底下撥補助,3個(ge)月后,那(nei)坡縣(xian)財政局撥款給教育局;期間,學校只能賒賬(zhang)供餐
那(nei)坡縣(xian)(xian)位于中越(yue)邊境,因為屬于國家級貧(pin)困縣(xian)(xian),又(you)是多民族(zu)縣(xian)(xian),所以入選營養補(bu)助的試點名單(dan)。那(nei)坡縣(xian)(xian)第一批補(bu)助應有256.9萬元。
但許益(yi)濤(tao)沒高興(xing)多久(jiu),煩惱便接踵而至(zhi)。
今年2月,開學(xue)不(bu)久,許(xu)益濤不(bu)斷接到各(ge)鄉鎮學(xue)校校長(chang)的電話(hua),問資金何(he)時到,很多學(xue)校沒錢揭(jie)不(bu)開鍋。
那(nei)坡縣龍合鄉的(de)18個學校(xiao)不得(de)不四處張羅著賒賬,聯系供(gong)應商提前供(gong)貨;平孟(meng)鎮(zhen)一所學校(xiao)的(de)做法是,向每個家長借300元,等經(jing)費到位(wei)后,多退(tui)少補。
許益濤四處打聽,得知廣西(xi)財政(zheng)廳自去(qu)年12月29日,便下發了撥款(kuan)通知。
百色市田(tian)陽(yang)縣(xian)也是營養改善計劃的一個試點縣(xian)。該(gai)縣(xian)財政局(ju)在今年1月18日,就將補助(zhu)款(kuan)撥給了(le)教育(yu)局(ju)。
那(nei)坡縣(xian)財政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在1月16日收到撥款,資(zi)金(jin)撥到教育局賬(zhang)戶的時(shi)間是3月8日。
為什么那坡縣會(hui)比其他縣晚(wan)了近(jin)2個月?一位財(cai)政系統的工(gong)作人員對記者解釋說,縣級財(cai)政國庫是一個大(da)盤(pan),里面會(hui)有各式各樣的項目撥(bo)款(kuan)(kuan)(kuan),著急使用的項目,就(jiu)會(hui)被立刻撥(bo)款(kuan)(kuan)(kuan),而不著急的項目撥(bo)款(kuan)(kuan)(kuan)會(hui)先(xian)被“挪作他用”。
那坡縣(xian)財政(zheng)局國庫股負(fu)責人甘先生(sheng)也承認這一說法(fa)。他(ta)(ta)說,財政(zheng)局國庫會(hui)一次性收(shou)到自治(zhi)區的眾多項目撥款,他(ta)(ta)們會(hui)對不同項目進行調(diao)度,“一般會(hui)優先安(an)排法(fa)定支出,比如衛生(sheng)支出等(deng)”。
甘先生說,如果(guo)學校急用打報告申請,他們才會緊急撥款。但平時(shi)他們并不知道(dao)該(gai)款項是否著急使用。“只(zhi)要當年足額(e)兌現就可(ke)以了。”
采(cai)訪中,多位(wei)鄉村學校的老師抱怨,不管是(shi)2008年的“一補”,還是(shi)如今國家營(ying)養改善(shan)計(ji)劃的補助經費,下發(fa)時間都(dou)摸(mo)不準(zhun),影響供餐。很多學校是(shi)“吃了(le)這頓愁下頓”。
有(you)校長表示,有(you)些補(bu)助會在學期末才(cai)到(dao),一拖就是五六(liu)個月。
許益濤也(ye)很無奈(nai):“中央說的(政策)很快(kuai),但到了下面就很慢。有(you)時上面都派人下來(lai)檢查(cha),項目經費卻還沒(mei)到。”
3月12日,那坡縣教育(yu)局收到財政局撥(bo)款后,許益濤(tao)終于舒了一口(kou)氣。
但他說,這只是去年的營養補助(zhu)(zhu),今年這一學期的補助(zhu)(zhu)還不知道(dao)何時才(cai)能到。
零食商,補助中套利
供貨商得知學校又獲補助,四處推銷水牛奶、薩其馬等零食;有校長稱,供應商會給回扣
3月12日,念井小學拿到補(bu)助(zhu)。因為學校已為寄(ji)宿生(sheng)提供午餐、晚餐,校長黎忠(zhong)明打(da)算將補(bu)助(zhu)用于學生(sheng)早餐。
次日,一名姓覃的供(gong)貨商打電話找黎(li)忠(zhong)明,推銷“營(ying)(ying)養品”——壯(zhuang)壯(zhuang)原生(sheng)態(tai)水牛奶。據介紹有較高營(ying)(ying)養價(jia)值(zhi)。
黎忠(zhong)明告訴(su)記者(zhe),這名供(gong)貨商(shang)常在縣城活動(dong),消(xiao)息(xi)很靈通。
隨后,校長黎(li)忠明和供(gong)貨(huo)商談(tan)妥,準備讓他供(gong)應(ying)一學期的水牛奶(nai),每杯水牛奶(nai)價格(ge)是3元。
記者聯系(xi)南寧、田東縣(xian)等同一品牌經銷商,兩(liang)家經銷商同時(shi)表示,該款牛奶的批(pi)發價(jia)是每杯2元。
3元的營(ying)養(yang)補(bu)助,被供貨商賺去1元。
3月19日,第一批水牛奶(nai)送到念井小學,242名學生開始享受“營養餐”。
一周后(hou),黎忠明覺得(de),光喝(he)水牛奶不(bu)符合(he)科(ke)學的營養搭(da)配,隨(sui)后(hou)他參考其他學校做法,從這名供貨商那(nei)兒,改定光明酸益乳,每盒價格2元;學校再給學生配上一個烤包。
記者(zhe)在市場上(shang)了(le)解到,酸益乳的批(pi)發價在每盒1.25元左右(you)。供貨(huo)商能(neng)賺7毛5。
對(dui)于營養(yang)品“水牛奶”,營養(yang)專家胡小琪表(biao)示(shi)沒聽說過,對(dui)它(ta)的營養(yang)價值(zhi)無(wu)法(fa)判斷。
中(zhong)(zhong)國(guo)農業(ye)大學(xue)(微博)食(shi)品學(xue)院營養與食(shi)品安全(quan)系主任何計國(guo)說,要判斷(duan)它們的營養價值,只需看配料中(zhong)(zhong),牛奶成分是否排(pai)在第一位。
記(ji)者(zhe)在水牛(niu)奶和酸益乳的(de)配料表中看(kan)到,排第一位(wei)的(de)都是“水”。
那坡縣(xian)一位不愿(yuan)意(yi)透(tou)露(lu)姓名(ming)的校(xiao)長說,開(kai)學初,也有(you)供應(ying)商打電話給他(ta),問(wen)他(ta)今年學生的營(ying)(ying)養補助是(shi)否要增加。供應(ying)商說自(zi)己已跑了幾個學校(xiao),推薦“營(ying)(ying)養品”。
后來(lai),該供應商開車(che)兩個多小時(shi)來(lai)到學校(xiao)(xiao),希望獲得校(xiao)(xiao)長(chang)支持(chi)。但校(xiao)(xiao)長(chang)拒絕了。
該校(xiao)長說,如果談(tan)下來,供應商會給(gei)回(hui)扣。不久(jiu),他發(fa)現當地有不少學校(xiao),開始發(fa)放那(nei)名供貨商推薦的(de)“營(ying)養(yang)品”。
記(ji)者先(xian)后(hou)聯系安(an)徽、青海、貴州、廣西等多(duo)地試點(dian)縣的(de)教育局,不少學校都采(cai)用所謂企業供餐形式,給孩子們采(cai)購零(ling)食。
一名網(wang)友發帖說(shuo),在(zai)青(qing)海某縣,給孩子們發的(de)全是零(ling)(ling)食,都是5毛錢(qian)4袋的(de)那種,這些零(ling)(ling)食都在(zai)學校小賣部有售,包括火腿腸、薩(sa)其(qi)馬以及餅干。
這名(ming)網友告訴(su)記者(zhe),青海(hai)有的鄉鎮學校(xiao)會將一周的零食全發給學生;還(huan)有的鄉鎮學校(xiao)有4種不(bu)同類型(xing)的零食,每天換著(zhu)發。還(huan)有的直接(jie)將2元(yuan)錢發給學生。但(dan)具體剩下的1元(yuan)錢去哪(na)兒了,學校(xiao)也沒(mei)有給說(shuo)法。
國家實行營養(yang)補助計劃后,出(chu)臺了一個實施細則(ze)。細則(ze)規(gui)定,供餐(can)模式有三種(zhong),分別是學校食堂供餐(can),企業供餐(can),家庭(ting)(個人)托餐(can)。
田陽(yang)縣(xian)一名小學校長說,學校購買(mai)零食(shi)(shi)做營(ying)養餐,是(shi)企業(ye)供餐行為。細則并沒有規定不能供零食(shi)(shi)。
食堂衛生安全隱憂
不少學校反映,食堂衛生條件差,才選擇采購“營養品”,且補助增加后,食堂人手緊張
那坡縣的(de)弄湯村小學,也訂購(gou)了(le)壯壯水牛(niu)奶(nai)。該校(xiao)校(xiao)長黃日基說,他們購(gou)奶(nai)出于兩點考慮,一是廚(chu)(chu)房(fang)(fang)人手不(bu)夠(gou),二是擔心廚(chu)(chu)房(fang)(fang)的(de)食品安全問題。
弄湯(tang)村(cun)小(xiao)學有(you)3名老師,要服務19名寄宿生和22名學前班的孩子(zi)。
開學初(chu),老師們圍坐(zuo)在(zai)辦(ban)(ban)公(gong)桌前,討論(lun)補助該怎(zen)么用。辦(ban)(ban)公(gong)桌是用兩塊籃球架(jia)的(de)板子(zi)拼湊而成。
“若(ruo)讓孩子來校吃早(zao)飯,由誰來做(zuo)。”3位老師被難住了。
黃校(xiao)長說,自己58歲(sui),還(huan)有兩年(nian)退休。另外一個老(lao)師57歲(sui),“都上(shang)年(nian)紀了,身體(ti)沒以前(qian)那么好。”
他們(men)兩家離(li)校(xiao)較(jiao)遠,走路要(yao)20多(duo)分(fen)鐘。“孩子們(men)7點多(duo)上學,那我們(men)要(yao)5點多(duo)起床,太累了。”
那名57歲的老師(shi)叫(jiao)許元龍(long),平(ping)時(shi)教(jiao)語文和數學(xue),同(tong)時(shi)兼著教(jiao)畫畫和體育(yu)。去年開始(shi),他又多了個新身份——食堂廚師(shi)。
3月13日上午,第(di)三節課(ke)還(huan)沒下課(ke),許老(lao)師瞄了眼手表,布置完數學(xue)作業后,匆(cong)匆(cong)離去。他要趕到食(shi)堂做(zuo)菜。
每天許元龍都會(hui)在上課(ke)中途(tu)消失一會(hui)兒。第二節(jie)課(ke)的(de)中途(tu),他會(hui)去煮飯(fan);第三節(jie)課(ke)的(de)中途(tu),他要(yao)去煮菜。“這(zhe)樣孩子們下(xia)課(ke)才(cai)能吃(chi)上熱菜、熱飯(fan)。”
營養補助下(xia)發(fa)后,許多學校不選(xuan)擇加餐,還因為學校擔心食品(pin)安全隱(yin)患問題。
21世紀(ji)教育研(yan)究院的薛文(wen)俊曾在西部多個地區調研(yan)。他(ta)在學校食堂里,看(kan)到過長滿芽(ya)的土豆(dou);看(kan)到過廚房是一(yi)個黑乎(hu)乎(hu)的瓦房,里面設備亂七八糟。
那坡縣政府系統(tong)的一(yi)名官員介紹(shao),有些(xie)學校沒(mei)有存放(fang)大米(mi)、蔬菜的地(di)方(fang),有時候將它們混放(fang)在一(yi)起,容易霉變。在農村,很難避免食物(wu)被老(lao)鼠偷吃(chi),或者蟲蛀。這些(xie)都是隱患。
弄湯村小(xiao)學校(xiao)長黃日基說,思前想后,他還是決定給(gei)學生買牛奶和面包。
但牛(niu)奶面包也會出問題。
薛文俊(jun)說(shuo),他(ta)調(diao)研時,也有很多(duo)學生表(biao)示,曾吃到臭雞蛋、喝到過期牛(niu)奶。
現(xian)在,那(nei)坡縣教育(yu)局副局長許益濤最擔心食(shi)品(pin)安全問題。他要求學校(xiao)一定要將菜煮(zhu)熟、煮(zhu)透,不能為了口味(wei),煮(zhu)得半(ban)生不熟。
許高光是該(gai)縣(xian)平孟鎮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校長。
他表示(shi)應該再加大投入。他說(shuo),營養改善計劃實行之后,早餐(can)人數增加了260名學生,學校為此(ci)多雇了一名廚師。
“應該在財政(zheng)性教育經費(fei)中(zhong),加(jia)大對食堂硬(ying)件、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許(xu)高光說。
據那坡縣(xian)教育(yu)局數據顯示,該縣(xian)共有學校113所(suo),其中13所(suo)學校沒有食堂(tang),39所(suo)小(xiao)學由教師輪流在食堂(tang)工作。
“什么是營養不良?我也弄不清楚”
營養專家胡小琪表示,目前急需培養基層老師的營養意識;國家正在制訂培訓細則
在(zai)基層(ceng),比硬(ying)件投入更(geng)緊迫(po)的問(wen)題是,營養知識(shi)的匱乏。
采(cai)訪中,問到營養指(zhi)標時(shi),念井小學校長黎忠明一臉(lian)茫然(ran)。他反問道:“以什么(me)指(zhi)標來看(kan)(kan)營養不良(liang),我也弄不清楚。是沒力氣嗎?還是要看(kan)(kan)跑步耐(nai)力?”
許益濤(tao)雖是(shi)(shi)縣教育(yu)局副局長,但他說,若(ruo)不是(shi)(shi)去年參加了(le)一次培訓,他也(ye)不知道“真正的營養是(shi)(shi)什(shen)么?”
國家(jia)啟動(dong)營養改善(shan)計(ji)劃(hua)后,于去年12月8日,舉辦(ban)了一次培訓,地點在重慶。貴州、四川、云南(nan)、廣(guang)西、重慶五個(ge)省份的(de)200多(duo)個(ge)試點縣參(can)加。
許益(yi)濤(tao)說(shuo),兩(liang)天(tian)半的培訓全是學習,原定(ding)的旅游計劃(hua)也取消了。
教育(yu)部相關負責人介紹(shao)了(le)(le)多年來在地方上調研的(de)情(qing)況。國家(jia)食(shi)藥監局的(de)人講授了(le)(le)食(shi)品(pin)安全;財(cai)政(zheng)部的(de)專家(jia)講了(le)(le)資金安全;還有上海的(de)營養(yang)師講營養(yang)搭配等。
“不(bu)培訓誰(shui)都不(bu)懂。”許益濤說,“我也是(shi)(shi)那時候(hou)才懂,不(bu)是(shi)(shi)吃肉喝牛(niu)奶才有營(ying)養(yang),營(ying)養(yang)是(shi)(shi)搭配出來的。”
3月12日,那坡縣(xian)念井小學的晚餐是(shi),雞蛋(dan)炒(chao)肉片、雞蛋(dan)湯,再(zai)加一個白煮蛋(dan)。
營養(yang)專家胡小琪指出,這(zhe)種營養(yang)搭配并不(bu)科學。
她說(shuo),除了吃主(zhu)食(shi)(shi)外,還應(ying)該(gai)吃動物(wu)(wu)性(xing)食(shi)(shi)物(wu)(wu)、奶或(huo)豆類食(shi)(shi)物(wu)(wu)和新鮮蔬菜水果。從(cong)營(ying)(ying)養(yang)角(jiao)度(du)看,這四類齊(qi)全,才符(fu)合(he)營(ying)(ying)養(yang)充足的(de)標準。要是低于2類,營(ying)(ying)養(yang)算是差的(de)。
胡小琪在調研(yan)時看見,有孩子把米粉里的雞(ji)蛋挑出(chu)來(lai)不吃(chi);豆漿也不喝,因為(wei)不習(xi)慣。這(zhe)讓她感到(dao)焦慮(lv)。
她說,就算中央撥(bo)款一(yi)分不少地(di)全用在營(ying)養改(gai)善上,但如果(guo)偏食挑食的習(xi)慣沒被糾正(zheng),營(ying)養狀況很難有效(xiao)改(gai)善。
胡小琪(qi)他們專門制作了張貼畫(hua),內容是“每天喝奶有益(yi)健康”、“養成健康的(de)飲食(shi)習慣(guan)”等,共印(yin)刷了1萬套,春節前寄發到(dao)各省市教育廳。
在那坡縣的(de)一些學(xue)校里,能見到(dao)這(zhe)些畫(hua),孩(hai)子們走過,有(you)時會停下來看兩眼(yan)。
胡小琪說,目前,國家正在(zai)制訂相(xiang)關(guan)營養培訓細則(ze),比如(ru)午餐食譜(pu)等,相(xiang)關(guan)細則(ze)很(hen)快會出臺(tai)。
那坡縣教育局也在準(zhun)備一次營養方面(mian)的培訓(xun)。屆時,每所學校都要派(pai)代表參加。
□本報(bao)記者 李(li)超(chao) 實習(xi)生 李(li)寧(ning) 廣西報(bao)道